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第1页

04月28日

公募、银行、券商、上市公司纷纷抄底,“入市大军”不惧大跌,万亿增量资金候场

发布 : 救世主 | 分类 : 财经资讯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25次

近期以来,在经过多天连续大跌之后,4月27日A股终于发起强势反攻,三大股指全线大涨:创业板收涨5.52%,创近6年来最大单日涨幅,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分别上涨2.49%和4.37%。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悲观情绪蔓延之时,机构资金入市声量却持续增大,市场参与各方都在积极维护市场的稳定。今年以来,包括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和上市公司在内的机构纷纷通过自购开展多轮“抄底”。此外,数据显示,截至4月26日,年内已有448家上市公司宣布完成回购或发布回购预案。各路资金“借基入市”,热情高涨近期,市场波动虽大,但种种迹象却表明,居民储蓄通过公募基金流向资本市场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目前,不少基金的基金份额处于净增长状态,仍有不少资金“借基入市”。4月7日,华夏中国交建REITs正式开售,93.99亿元

04月21日

证监会:养老金、银行保险等机构应进一步扩大权益投资比例

发布 : 拯救者 | 分类 : 财经资讯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12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引入中长期资金有关要求和国务院金融委工作部署,4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召开全国社保基金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出席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围绕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听取意见建议。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工作,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提出,要从政治和大局的高度出发,加强协同配合,发挥好各方积极性,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态势,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能减弱,国际地缘政治影响加剧,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金融领域风险有所抬头,存在诸多

04月13日

国常会: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 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发布 : 股海无涯 | 分类 : 财经资讯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36次

今日召开的国常会指出,针对当前形势变化,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率,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会议全文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助力稳定经济基本盘和保障改善民生;决定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确定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措施,引导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会议指出,消费对经济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改善民生。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协同发力、远近兼顾,稳定当前消费,释放消费潜力。一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恢复发展。抓紧把已出台的特困行业纾困政策落实到位,稳住更多消

04月11日

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新高,超出市场预期

发布 : 拯救者 | 分类 : 财经资讯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20次

银行信贷意愿强烈,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双双创下季度新高。中国人民银行4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这是有记录以来的单季新增贷款新高。今年前三个月,人民币贷款分别新增3.98万亿元、1.23万亿元和3.13万亿元。其中,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3951亿元,好于市场预期,不少机构倾向于认为,虽然3月为季末传统大月,一季度末银行信贷冲量意愿较强,但新一轮疫情冲击以及居民购房意愿或将拖累3月新增信贷规模不及去年同期。从结构上看,一季度企业贷款占据全部新增贷款的近85%,企业中长期贷款贷款占一季度全部新增贷款的47%。而个人贷款在一季度表现疲软,被作为个人住房贷款参考的住户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仅为12.8%。具体来说

03月24日

商务部:希望美国尽快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

发布 : 救世主 | 分类 : 财经资讯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47次

在今天商务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拜登政府周三表示将延长对来自中国的352种商品的关税豁免,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中方注意到,3月2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将恢复352项自中国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豁免,这有助于相关产品的正常贸易。中方始终认为,美方单边加征关税措施不利于中国,不利于美国,不利于世界。在当前通胀持续走高、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挑战的形势下,希望美方从中美两国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根本利益出发,尽快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早日回到正常轨道。相关报道美宣布重新豁免352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当地时间2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声明,宣布重新豁免对352项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该新规定将适用于在2021年10月12日至2022年12月31日之间进

02月28日

韩国有部分散户股票中毒严重 医生:股票中毒者很难察觉到自己成瘾

发布 : 救世主 | 分类 : 财经资讯 | 评论 : 0人 | 浏览 : 200次

受新冠疫情初期超低利率环境等因素影响,韩国股市中的散户大幅增加。其中,不少人都出现了沉迷于投资股票无法自拔的行为,被当地媒体形容为“股票中毒”。同时,由于韩国允许一人多户,今年2月韩国的股票活跃账户数量首次突破6000万个,相当于总人口的1.16倍。而一些“股票中毒”者由于沉迷程度较深,不得不为此求医问诊。31岁的首尔市民朴先生,去年在家办公期间跟风进入股市。不过由于他总是亏多盈少。为了尽快找到翻盘机会,朴先生每个交易日几乎都时刻捧着手机,紧盯股票走势图,甚至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最终,在家人的劝说下,朴先生前去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经过仔细评估,医生诊断他为“股票中毒”。韩国赌博问题管理中心预防治愈部医生罗章元:新冠疫情期间,出于对“股票中毒”的困扰,前来商谈咨询的人越来越多,年龄在20岁到

01月27日

A股超五成投资者去年实现盈利 七成投资者看涨2022年

发布 : 股票之家 | 分类 : 财经资讯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2次

  A股三大指数2021年全线收红,超五成投资者去年实现盈利。其中,新能源概念等核心热点板块2021年持续上涨,成为贡献收益的主要来源。随着新股定价逐步走向市场化,2021年个人投资者打新收益较往年下降,不过多数中小投资者仍坚持打新。约七成投资者看涨2022年,而随着市场“跨年行情”一致预期的落空,投资者对2022年“春季躁动”行情的期待已有所下降。  半数投资者全年盈利新能源板块贡献关键收益  2021年A股三大主要指数全线收涨,沪指年线时隔28年重现三连阳。不过,不同于2020年的单边上涨,2021年A股结构性行情凸显,指数维持区间震荡,这也使2021年的盈利难度更高。本期调查中,53%的投资者表示在2021年实现了盈利,较2020年减少10个百分点;21%的投资者表示在2021年亏损

12月20日

硅料价格松动然而未见抢装潮 A股光伏龙头是否还值得期待

发布 : 股票之家 | 分类 : 财经资讯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49次

近期,硅料已显现松动迹象,硅片价格战则进一步升温,隆基股份(601012.SH)在半个月内两度下调硅片价格。连续的降价令二级市场光伏板块行情表现低迷。自隆基股份11月30日首次下调硅片价格以来,中环股份(002129.SZ)12月累计跌幅达10%;隆基股份的跌幅为6.31%;上机数控(603185.SH)月内重挫超18%。光伏板块是今年结构性行情中的主线之一,单晶硅片两大寡头中环股份和隆基股份均大幅跑赢主要股指,上机数控、阳光电源、固德威等光伏股的走势也较为亮眼。当前,硅片价格已经步入下行通道,前期投产硅料的逐步释放将进一步令行业供给紧缺得到缓和,硅料价格大涨的现象大概率不会再在明年出现,终端装机需求有望进入正常释放阶段。硅料二连降,价格战升温今年内,终端需求旺盛以及硅料产能供给增幅有限导致

12月14日

全面注册制倒计时开始!2022年投资逻辑巨变五大猜想

发布 : 股票之家 | 分类 : 财经资讯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88次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刚刚,证监会表示将以全市场注册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中证君综合券商研报作出五大猜想,预测全面注册制落地后,A股生态及投资逻辑可能发生的巨变,供投资者参考。  猜想一  交易制度向“科创板、创业板”看齐  参考科创板、创业板,沪深两市全面推行注册制后,可能存在以下改变:  1、20CM“大长腿”全面开花;  2、上市后前五个交易日涨跌幅不设限,并设置涨跌30%、60%两档停牌指标;  3、挂单设置价格笼子;  4、实行盘后定价交易。  猜想二  IPO审核耗时缩短  1、中信证券预计,沪深主板审核平均耗时将由490天缩短至60天左右;  2、中信证券预计,5年后A股上市公司总数或超6000家。  猜想三  新股“破发”

12月14日

险企甩卖地产股买入不动产,年内“涉房”投资近5000亿元

发布 : 股海纵横 | 分类 : 财经资讯 | 评论 : 0人 | 浏览 : 137次

近日,大家人寿持续减持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地集团”)股权事件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实际上,今年以来险资“涉房”投资(地产股、债券、不动产等)出现重大变化:一方面,持续减持上市房企股权;另一方面,加大对不动产、物业等直接投资力度。在险企人士看来,险资密集减持地产股或与房地产市场监管趋严、信用风险上升、个别险企受房企债务违约影响明显等原因有关;而险资之所以加大对不动产投资,或与其“匹配险资久期、穿越经济周期、阻下跌、抗通胀”等特征密不可分。从“涉房”投资对险企影响来看,据申万宏源证券测算,A股五大上市险企“涉房”投资规模达4552亿元;若加上非上市险企对上市房企的持股市值(438亿元),投资规模则近5000亿元。头部险企管理层表示,目前险资“涉房”投资可概括为:总规模占比不大、绝对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标签列表

优秀作者

文章归档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

    赞助广告

    关于我们 | 给我留言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19-2021 股票资讯快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