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股市新闻头条,炒股技巧,财经资讯,股票入门知识公式和炒股经验的分享
幻想疫情期间监管力度会松懈?借与投资者“互动”之际大放嘴炮的上市公司可要当心了!
春节过后,“宅家炒股”魅力抬升,A股市场交易量旺盛,部分上市公司也动起了“歪心思”。近期,交易所利用大数据“黑科技”四处“捕捉”蹭热点、拉股价的捣乱分子,而证监会也随即开始了严查模式。
3月15日晚间,雅本化学、泰和科技和秀强股份3家公司几乎同时发布公告,因涉嫌误导性陈述等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进行立案调查。而从这3家公司前期市场动态及与交易所的问询回复来看,误导性陈述与其在互动易上的“侃侃而谈”不无相关。粗略计算,上述3家公司市值合计最高飙升约90亿元。
雅本化学:互动易上高调炫“药”
继“碰瓷”瑞德西韦的一众上市公司收到证监局警示函后,成功踩中达芦那韦热点而实现股价提升的雅本化学,也没有躲开监管的关注。
3月15日晚间,雅本化学披露了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消息,理由是涉嫌误导性陈述等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那么,雅本化学究竟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回顾来看,在疫情肆虐时期,与抗疫药物“沾边”的上市公司,无不受到资本的热捧。2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团队,在武汉公布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称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
李兰娟院士介绍,根据初步测试,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显示:阿比朵尔在10~30微摩尔浓度下,与药物未处理的对照组比较,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达到60倍,并且显著抑制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达芦那韦在300微摩尔浓度下,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与未用药物处理组比较,抑制效率达280倍。
消息一出,生产阿比朵尔的江苏吴中和间接供应达芦那韦的雅本化学双双收获涨停,当日收盘时,雅本化学封单达到55.82万手。此后,雅本化学股价更是连番走红,强势实现四连板,两周内股价自2月4日低点的3.34元升至2月14日的5.88元。
3月8日,深交所网站披露了对8家公司的纪律处分,相关公司均涉嫌通过公告、互动易、微博微信等方式蹭热点,泰和科技正在其中。
在春节假期结束后,全国上下面临着复产复工的困难,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供不应求。2月2日,泰和科技在互动易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现在生产和经营的产品中,苯扎氯铵和次氯酸钠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防疫过程中的环境消毒工作”、“公司拟生产的过氧乙酸,亦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防疫过程中的环境消毒工作”。2月3日,泰和科技披露《增加经营范围并修订的公告》,拟将过氧乙酸等加入经营范围。
如此强行与抗击疫情拉近关系,自然带来了股价的提升,泰和科技即在短期内收获5个涨停板,,股价由32.73元/股窜升至最高点51.99元/股,这对于一只才上市4个月的新股来说,股价表现显然过于优异。
在3月15日披露被立案消息的这三家公司中,秀强股份的“碰瓷”时间最为持久,股价收益也最为明显。2月4日-2月21日,秀强股份共斩获12个涨停板,股价从3.96元/股上涨至12.08元/股,涨幅高达205%。
深交所此前指出,针对违规行为,交易所通过适当形式召开违规处分会议,坚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人等违规主体及时采取纪律处分和监管措施,持续保持对上市公司蹭热点行为的高压态势,切实提升一线监管的有效性和威慑力,保护投资者权益。
另外,在新《证券法》落地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惩处进一步从严。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从原来最高可处以六十万元罚款,提高至一千万元;对于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从事虚假陈述行为,或者隐瞒相关事项导致虚假陈述的,规定最高可处以一千万元罚款等。
在监管严查、立法跟进之际,借市场热点频繁“开嘴炮”的上市公司,也实在到了该收手的时候。毕竟,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更需要远离主动“迎合”概念的“抗疫”题材股,需惕市场需求回落和股票估值过高的风险。
来源:股票资讯快车,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gpzxkc.com/post/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