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全球疫情下粮价会不会暴涨?商务部:完全没必要担心这个问题

382 人参与  2020年04月03日 00:56  分类 : 财经资讯  评论

  针对近期人们对疫情之下粮食短缺的担心,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2日说,2019年中国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给短缺。“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粮食供应短缺及价格大幅上涨问题,无须集中批量购买在家中囤积粮食。”

  相关报道:

  商务部:今年全年粮食丰收是大概率事件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表示,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储备充足,价格长期稳定,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供应的影响很小。

  根据农业部相关信息分析,2020年粮食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夏粮苗情长势好于常年,丰收在望;早稻种植面积扩大,增产有基础,秋粮收购价格提前确定、不断提高。

  疫情期间,国家持续出台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今年全年粮食丰收是大概率事件。(来源:证券时报网)

  商务部回应“粮荒”担忧:无需囤粮 不进口也不会缺粮

  近日,越南、柬埔寨、哈萨克斯坦等国宣布限制或禁止粮食出口,香港等部分地区出现“抢购”粮食现象,中国是否会出现“粮荒”?

  在4月2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指出,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2020年粮食生产丰收在望;2019年中国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中国进口的大米、小麦分别只占国内消费总量1%和2%,主要起到品种串换和调剂作用,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给短缺。因而无须集中批量购买在家中囤积粮食。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强烈冲击,必要的生活、医疗物资供给全球趋紧,近日,多个国家和地区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逐步采取了粮食出口的限制。其中,包括全球第三大稻米出口国越南、第九大小麦出口国哈萨克斯坦。中国是否会出现“粮荒”的问题引发普遍担忧。

  在4月2日的发布会上,王斌指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储备充足,价格长期稳定,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供应的影响很小。

  他介绍,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64亿吨,比2018年增加0.9%,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16连丰”。根据农业部相关信息分析,2020年粮食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夏粮苗情长势好于常年,丰收在望;早稻种植面积扩大,增产有基础,秋粮收购价格提前确定、不断提高。疫情期间,国家持续出台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今年全年粮食丰收是大概率事件。

  消费方面,他指出,中国口粮年均消费量为2亿多吨,2019年中国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给短缺。

  “中国粮食进口主要以大豆、粗粮等饲料粮为主,进口的大米、小麦分别只占国内消费总量1%和2%,主要起到品种串换和调剂作用。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当前全球粮食供给总体过剩,世界粮供低位运行,但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有关国家出台出口禁令主要出于优先满足国内粮食供给需要,大多数粮食出口国不一定会跟风效仿。”王斌说。

  他指出,疫情发生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地方和部门完善工作机制、确定了一批保供骨干企业、落实保供货源、畅通调运渠道,加强产销对接,各地批发、零售市场大米、面粉、食用油货源充足,价格稳定。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复工向好,产能充沛。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粮食供应短缺及价格大幅上涨问题,无须集中批量购买在家中囤积粮食。

  延伸阅读:

  多国限制农产品出口 专家称不会冲击中国粮食安全

  新冠肺炎全球蔓延背景下,多个国家禁止部分粮食出口,引发人们对粮食安全的焦虑。专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农产品贸易限制,可能会给全球粮食市场带来一定波动,但不会冲击中国粮食安全。

  连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国家采取限制出口措施。如全球主要小麦出口国哈萨克斯坦宣布禁止小麦粉、胡萝卜、糖和土豆出口;塞尔维亚已经停止葵花籽油出口;主要大米出口国越南暂停了新的大米出口合同……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其官方网站说:“除非我们快速采取行动,保护最脆弱环节,保证全球粮食供应链通畅,缓解疫情蔓延对整个粮食体系的影响,否则我们面临粮食危机迫近的风险。”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人们恐慌心理,一些国家的居民出现囤积食品行为,加上部分国家限制农产品出口,释放的信号可能会引发全球粮食市场的波动,对少数国家粮食安全带来影响。

  “但对中国粮食安全基本没影响,中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产量高、库存足、进口少,自给率保持95%以上。”李国祥说,中国大豆高度依赖进口,但主要大豆出口国并没有采取出口限制措施,他们国内消化不了那么多库存和产量,需要用来出口。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程国强表示,中国在聚力抗击疫情的同时,也具备应对全球粮食危机风险的坚实基础。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粮食供应不会出现脱销断档。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产量逐步提升。数据显示,从1949年至2019年,中国粮食年产量从2263.6亿斤提高到13276.8亿斤,增加了1万多亿斤。去年10月,中国公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推动粮油加工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粮食物流运输通畅,粮油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国内粮油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即使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重的1月、2月,粮油、肉蛋奶等产品供应也比较充足。

  中国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在3月28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3月份以来,中国粮油、肉禽蛋、蔬菜等必需品的价格全面回落。3月27日,蔬菜的批发价格比2月底回落16.5%,猪肉价格比2月中旬的高点回落7.4%。

  当前中国正组织各地做好春耕生产,农业生产有条不紊,为今年粮食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在中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水稻浸种催芽育苗正陆续展开。去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1500.6亿斤,超中国粮食总产的九分之一。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金会说,今年黑龙江粮食作物面积将保持在2.15亿亩以上,新冠肺炎发生后,黑龙江省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各项农业生产工作,为当好粮食安全“压舱石”夯实工作基础。

  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表示,中国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来源:股票资讯快车,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gpzxkc.com/post/668.html

本文标签:疫情  粮价  暴涨  粮价暴涨  

<< 上一篇 下一篇 >>

  • 相关文章
  • 评论(0)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标签列表

优秀作者

文章归档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

    赞助广告

    关于我们 | 给我留言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19-2021 股票资讯快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