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股市新闻头条,炒股技巧,财经资讯,股票入门知识公式和炒股经验的分享
美国原油期货跌幅扩大至20%,现报10.21美元/桶。
相关报道:
储存空间耗尽进入“倒计时” 原油再度开启暴跌模式
随着全球原油储存空间日益减少,美油周一暴跌近25%。WTI原油6月合约下跌24.56%,收于每桶12.78美元。7月合约下跌逾14%,至18.18美元,8月合约下跌逾9%,至21.50美元,这表明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不会出现有意义的需求复苏。
今年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下跌约70%,上周日,位于休斯敦的Diamond Offshore Drilling申请了破产保护,分析师表示,更多的破产可能会到来。
悲观情绪主导市场
Rystad Energy石油市场负责人Bjornar Tonhaugen说:“市场知道存储问题仍然存在,预计数周内储存空间将耗尽。由于储存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现在需要采取行动。”
交易员称,6月合约在5月19日到期时,负值的命运可能再次降临。
瑞穗(Mizuho)分析师保罗·桑基(Paul Sankey)上周在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下个月原油会达到-100美元/桶吗?很可能。需求的迅速下滑比美国石油生产商停产的速度还要快,储油罐很快就会装满。在没有炼油厂的情况下,石油很难处理且不稳定,有可能造成污染,可以说毫无用处。”
高盛首席商品策略师杰弗里·柯里(Jeffrey Currie)此前也预计,未来3-4周全球存储容量可能会达到极限,与WTI原油5月合约负价格不同,下次可能是全球性事件,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市场波动,直到供应最终等于需求为止。由于储存空间不足,可能还会出现另一场“星期一大屠杀”,投资者可能将再次倒贴卖油。
花旗银行的迈克尔·舒(Michael Hsueh)表示,除非需求出现有意义的回升,否则价格不会反弹。(来源:界面新闻)
美原油库容吃紧 负油价或再度出现
记者从多家机构了解到,如果未来几周美国的原油数据不发生太大变化,则剩余库容仅够维持75天。这意味着最晚7月份,美国国内将不再有可以存储原油的储罐,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未来原油市场价格或再度出现负值。
高盛首席商品策略师杰弗里·柯里(Jeffrey Currie)近日预计,未来3到4周内全球原油库存容量将受到考验,除非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在未来几天大幅减产,否则全球库容可能会达到极限。需求疲软、供应过剩和存储空间短缺的组合可能会再次将价格压低至零以下。
金联创分析师奚佳蕊告诉上证报记者,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最新周度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1502.2万桶至5.186亿桶,为2017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库存水平;其中库欣原油库存增加477.6万桶至5974.1万桶,为2017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美国石油战略储备稳定在6.34967亿桶。
据她介绍,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之前达到过的历史最高极限是5.6亿桶。以此推算,其剩余的库容还剩下4200万桶左右。而WTI交割库库欣库存的总库容约7300万桶,测算其剩余的库容仅剩1300万桶左右。
除了商业原油库存及库欣库存,美国的原油战略储备也一直被用来调节原油市场供需平衡。此前在3月份减产谈判破裂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宣布,将先采购3000万桶原油作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总计划收储量为7700万桶原油。但3月25日又因拨款问题撤回了该招标计划。4月14日,美国政府与国内9家石油企业共同商议,将就总规模约2300万桶的原油储备计划进行谈判。
美国的原油战略储备总库容最高时一度接近7亿桶,以此为限计算,其剩余的库容还剩下6500万桶左右。至此,美国国内剩余原油总库容(含商业、库欣及战略储备)总共有1.2亿桶。
而据EIA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当周,美国原油日均产量1220万桶;美国炼厂加工总量平均每天1245.6万桶;美国原油净进口量每日为204.7万桶。“如未来几周美国的原油数据并未在此基础上发生太大变化,则美国每日的原油剩余量为159.1万桶,剩余的原油库存仅够维持75天。”奚佳蕊说。
这也就意味着,到6月末7月初,美国国内将不再有可以存储原油的储罐,而原油满仓的结果就是:石油生产商不得不付钱给买家,倒贴钱让后者将油从油库拉走。反映到油价上,则可能再度出现负值。
在外汇交易商CMC Markets的市场分析师任震鸣看来,目前全球原油陆地库存已接近满仓,海上油轮是当前主要储能设施。据估算,全球可用油轮在200艘左右,以单一油轮储能200万桶标准计算,全球油轮可提供4亿桶储能。根据美国和新加坡往来船只数据信息,任震鸣预估海上大概漂浮着约1.2亿至1.6亿桶原油。
“至于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原油库容形势,则取决于美国复工情况。如果5月份不复工,预估美国原油库存将在5月底满,WTI原油6月合约可能再次以负值交割,如果复工,库存将会有明显下降。”任震鸣说。
来源:股票资讯快车,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gpzxkc.com/post/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