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股市新闻头条,炒股技巧,财经资讯,股票入门知识公式和炒股经验的分享
针对近期部分企业IPO暂缓,证监会表示,这是交易所依法依规作出的界定,不存在刻意收紧IPO的情况。 IPO节奏放缓?证监会回应:并不存在刻意收紧的情况 12月11日,在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回应了近期市场的热点话题,她表示,近期部分企业IPO被暂缓,是交易所依法依规作出的决定,不存在刻意收紧IPO的情况。同时,证监会在退市规则方面进行了六方面的改革,目前沪深交易所正在修订退市相关规则,并于近期公布并征求意见。 近日市场反映,上市节奏放缓。四季度,创业板企业从提交注册到拿到批文平均耗时59天,而三季度平均耗时不足19天;科创板企业四季度从提交注册到拿到批文平均耗时66天,三季度平均耗时42天,上半年平均为47天。 据数据显示,今年10月至今,共有21家科创板企业拿
开板11年,创业板迎来史上最大IPO,拟募资210亿的东风集团。该公司2020年6月底总资产接近3000亿。 12月11日,创业板上市委员会2020年第55次审议会议召开,东风集团等4家企业上会,并且均顺利过会。这意味着,在H股上市15年后,东风集团的距离A股上市越来越近了。 东风集团,全称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股材料显示,东风集团拟公开发行不超过9.57亿股,拟募资210亿元,按此金额,将打破由今年上市的金龙鱼创下的139亿元的募资纪录,成为创业板史上最大IPO。 对于如此创纪录IPO 中国基金报整理出10大看点 1、210亿:创业板史上最大IPO募资 东风集团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9.57亿股,预计融资金额210.33亿元;募资金额一举刷新了创业板2009年10月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自9月4日后,证监会每周下发的批文数量均为个位数。10月31日至11月3日区间,证监会下发的批文数量更是只有2家。 而在此之前,如9月4日当周,证监会核发的IPO批文数量以及同意注册的IPO企业合计达15家,下半年以来IPO批文下发和允许注册数量最多的一周(7月31日当周),证监会更是同意了18家企业的IPO申请。 科创板上市节奏放缓 截至目前,科创板申报企业数量已突破471家,其中206家企业注册上市,而剩余企业中,23家已提交注册,38家企业在上市委员会上审核通过,123家已经获得科创板问询,仅18家企业为已受理待反馈。 从目前的审核节奏上看,科创板的各项审核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数据发现,近期,科创板企业上市出现放缓
屡有上市传闻的陆金所控股终于有了实质性动作。 北京时间10月8日,陆金所控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开提交招股说明书,申请上市,高盛、美银、瑞银、汇丰和平安证券(香港)等,将担任陆金所控股上市承销商。依据此前市场传闻的20亿至30亿美元融资规模,陆金所控股有望成为美股历史上最大金融科技IPO。 如果陆金所控股顺利上市,那么其将成为继平安好医生、金融壹账通后,又一家由平安集团孵化的“独角兽”上市公司。 融资额度惊人 陆金所控股的发展和估值历来备受市场关注。在此次申请上市之前,陆金所控股已经完成了三轮融资,总规模超过31亿美元。 该公司于2015年3月和2016年1月完成了总计7.77亿美元的A轮融资;于2016年1月完成了9.24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银集团、国泰君安证券、
据证监会披露的IPO排队企业名单显示,截至2020年9月25日,IPO排队企业数量为214家(不含科创板、创业板),其中主板139家、中小板75家。 9月25日晚间,证监会核准了2家企业的IPO批文,分别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欣贺股份有限公司。 下周(9月28日-9月30日)有21家企业上会接受IPO审核,分别为创业板8家,科创板10家,上交所主板2家,中小板1家。 IPO审核火力全开,卖电热毯的、卖酸奶的……都成功闯关! 9月24日,十八届发审委审核东亚药业、彩虹电器、李子园、中金珠宝、思进智能5家公司的IPO申请,最终5家企业全部通过审核。 浙江东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涵盖抗细菌类药物(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
粮油“巨无霸”益海嘉里即将启动上市发行程序。 9月16日下午,证监会发布消息称,近日已按法定程序同意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凯鑫分离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这两家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深交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益海嘉里是国内最大的食品加工企业之一,旗下有“金龙鱼”、“香满园”、“欧丽薇兰”等多个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2019年,该企业的营收(1707.43亿元)相当于2个贵州茅台(854.3亿元),归母净利润(54亿元)与海天味业(53.53亿元)、双汇发展(54.38亿元)相当。此次IPO拟募资138.7亿元,是目前创业板注册制募资规模最大的IPO项目。 益海嘉里此次IPO的保荐机构(联席主承销商)为中信建投证券,联席主承销
在科创板及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的助推下,A股IPO提速明显。 不仅注册制下获准发行的新股增多,IPO核准制下企业上会数也屡创新高。仅8月,就有71家IPO企业上会(含创业板上市委、科创板上市委),单月上会数创下了历史新高,截至目前,9月已安排了41家企业上会接受审核,本月IPO上会数量大概率超过8月。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注册制试点的扩大,吸引着更多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现在IPO报备的项目很多,上会高峰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带病申报”,目前出现的多个项目被否和暂缓表决的案例,IPO审核趋于严格。 IPO提速明显 随着注册制试点的进一步扩围,新股发行明显加速,科创板设立、创业板实行注册制,新的板块和新的制度合力加快了IPO的审核速度。 9月以来,包括发审会、科创板
近日,我会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业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蓝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相关报道: 科创板IPO申报企业221家“在途”受理418家企业七成来自四大行业 落地逾一年的科创板注册制,正在向服务更多“硬科技”企业全力进发。 “在承担中国经济向高端高附加值转型升级的重任上,科创板注册制有助于促进市场资金从企业产能扩张更多的配向科技创新领域,缓解处于前沿技术或新兴技术早期应用研发阶段的企业所面临的资金不足困境”,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8月23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8月23
近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业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深圳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扬州海昌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惠云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龙利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爱克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延伸阅读: 国盛策略张启尧:创业板20%涨跌幅后影响如何? 前言:8月14日,深交所正式宣布于8月24日组织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继科创板后,创业板注册制也将全面落地,开启创业板的全新时代。创业板注册制将为创业板带来什么变化?涨跌幅放宽真的会如部分投资者担忧的对市场形成冲击么?详见报告: 一、创业板注册制时代全面开启 随着4月27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